位于中国新疆的若羌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玉石之路”的中段。这里不仅丰富的自然资源令人瞩目,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神秘的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和小河墓地,以及辽阔的罗布泊,都是这片土地的重要标志。
地理环境上,若羌县东南部和南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山脉,北部则是塔里木盆地及东天山的北山部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北缘。这里的自然资源丰富,尤其以阿尔金山山脉蕴藏的和田玉尤为出名,其中的和田黄玉更是珍稀无比。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玉文化研究会分会组织的考察调研团队,从北京启程远赴新疆若羌,深入其腹地,对若羌的玉石矿藏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研究,以强卓的洞察力详尽了解这里的玉石矿藏资源。这次调研不仅是对若羌县丰厚的玉石矿藏资源的确认,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一份期待。在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资源的同时,亦期望推进玉文化和若羌县的经济和文化繁荣。
作为“中华国玉”之誉的和田玉,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据史书记载,中华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而在众多的玉石种类中,和田玉始终占据着至尊的位置。特别是在战国时期,《穆天子传》中对“群玉之山”的描述,推测可能就是今日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山脉,这里盛产的美玉,为历代帝王贵族所珍爱。
昆仑山--阿尔金山山脉以其和田玉的丰富矿藏而闻名于世。这里的和田玉主要分布在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火成岩的接触带上,其矿物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等组成。这些玉石分布在海拔3500至4500米的高山之巅,其主要玉种有黄玉、白玉、糖玉、青白玉、墨玉、碧玉等。这些玉石质地细腻温润,密度、硬度、韧性均为新疆和田玉上乘之品。玉矿资源海拔较高与冰雪相互辉映,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然而,稀薄的空气和陡峭的山势也给开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若羌,这个被誉为“美玉之源”的地方,其所蕴藏的和田玉,无疑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研究价值。近日,由玉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专家团队前往此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深入矿区,亲临开采现场,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对新疆的和田玉矿藏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值得一提的是,若羌的玉石矿区得到了当地政府以及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精细管理。确保开采工作井然有序,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强矿山安全监管,提高了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在对中国新疆若羌的和田玉矿藏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专家团队发现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盗采!无论是国有玉矿资源还是当地的玉矿企业矿区,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盗采的困扰。这种非法行为损害了合法开采的秩序,且其野蛮、破坏性的开采方式,无疑完全无视法律法规,给正常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盗采的猖獗严重威胁着矿山的贵重矿产资源。
我们坚决反对并将持续关注和田玉矿被盗采事件。我们深知,这些珍贵的玉矿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每一块玉石都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对其进行盗采,无异于对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侵害。
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跟踪报道这一事件的进展,以确保真相被公之于众。我们对任何形式的盗采行为持零容忍的态度,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严厉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在新疆若羌县文化和旅游局的热情接待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玉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团队走进历史深厚的楼兰博物馆,深入探访了这公元前2世纪的古楼兰文明。这个在沙漠中孕育而生的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展示了古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博物馆内琳琅满目的展品,从玉斧、玉饰,到陶器、壁画,再到铜器和丝绸等,无不体现出楼兰文明的繁荣和兴旺。这些展品不仅揭示了楼兰文明对玉石的早期应用,也展现了古楼兰人的艺术审美和生活方式,为我们解读楼兰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文化遗址得以保护和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领略博大深厚的历史文化,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类文明的伟大。
此次考察,为我们深入了解新疆若羌的玉石矿藏资源和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新视角。我们期待着这次考察调研的新成果,期盼着新疆若羌和田玉石矿藏的未来。让我们一同为我国玉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携手努力,让玉文化、历史和经济价值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上一条:第八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在湖南株洲举行
下一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总会简介 |
返回列表 |